从“地狱”行星带样品回家?中国瞄准金星,要干件大事!

2025/05/15 太空寻星镜 0 幻灯模式

金星


有这么个地方,温度比烤箱还热几百度、气压能把你压成一张纸片、空气里还飘着浓硫酸和二氧化碳——这就是金星,地球的“姐妹星”,却是个名副其实的“地狱行星”。人类要是直接暴露在那儿,估计连一秒钟都撑不住,会瞬间被“花样KO”好几遍。

但就在这颗如此“劝退”的星球上,咱们中国科学家却有个大胆的想法:不仅要去,还要从那里带点“土特产”带回来!

“天团”联手,目标直指金星

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可不是随便说说,它是由中国科学院(CAS)、国家航天局(CNSA)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CMSEO)这些“国家队大佬”联手策划的。

早在去年,这个消息就悄悄放出来了,预计的发射窗口期大概在2028年到2035年之间。不过,具体怎么操作,要找些什么,之前一直保密,没透露太多细节。

在这张图片中,金星呈现金色和棕色。

最近,一张关于这个任务的PPT截图在网上火了,让这个计划又回到了大家的视野。这张图上透露了不少“干货”,比如:

寻找生命迹象:没错,你没看错!虽然金星环境恶劣,但近些年有研究认为,在金星云层某些特定高度,或许存在某种形式的微生物。这次任务就是要去“实地考察”,看看能不能找到证据,给那个吵翻天的“金星生命”大辩论来个定论。

揭秘金星演化史:金星和地球差不多大,为什么一个成了“地狱”,一个孕育了生命?搞清楚金星的过去,对我们理解行星演化,甚至地球的未来都有重要意义。

分析大气循环:金星的大气层超级浓厚,风暴也猛烈得不像话。研究它的大气怎么运动,对理解极端气候有帮助。

解开“紫外线吸收之谜”:金星的云层有个奇怪的特性,它能吸收紫外线,但按理说它不应该有这个“技能”。这背后藏着什么“吸光怪兽”?科学家们也很好奇。

怎么去?怎么回?科幻照进现实

要在金星这种地方“采样返回”,难度系数直接拉满。目前透露的信息是,至少需要两艘航天器打配合:

一艘“轨道侦察兵”:它会待在金星轨道上,负责中继通信、导航,可能还会接应返回的样本。

一艘“深潜勇士”:它将一头扎进金星那狂暴的大气层里,像个“吸尘器”一样收集气体和颗粒物。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科幻电影?其实,科学家们早就在琢磨了。

Venus mission2022年提出的金星任务细节

Venus mission2022年提出的金星任务细节

比如,2022年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团队就给NASA提过一个类似的方案(虽然最后没被采纳):用一个涂了特氟龙(就是不粘锅涂层那种材料)的耐腐蚀气球,吊着一个收集罐在金星云层里“漂流采样”,然后把收集罐送回轨道,再送回地球。

中国的方案可能会借鉴类似思路,当然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把样本带回来?

你可能会问,直接在金星上分析不行吗?答案是:地球上的实验室“装备”可高级多了!

把样本带回来,科学家们可以用各种尖端仪器进行更复杂、更精密的分析,这是任何探测器自带的“迷你实验室”都无法比拟的。

当然,地球和金星之间隔着几千万公里的遥远距离,怎么安全“快递”回来,也是个大挑战。

其实,人类并不是第一次“拜访”金星。早在上世纪60到80年代,前苏联就发射过一系列“金星号”探测器,有几个甚至成功着陆了!它们在被高温高压“融化”前,顽强地工作了一两个小时,拍下了珍贵的照片。

前苏联的金星13号探测器拍摄的金星表面画面

前苏联的金星13号探测器拍摄的金星表面画面

可惜,它们都是“单程票”,没能回来。此外,还有几次成功的飞掠探测,这些任务收集到的数据,对于这次中国的采样任务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参考资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金星的“魔鬼细节”。

一点点样本,巨大的飞跃

哪怕这次任务只带回一丁点金星的物质,都将极大地改变我们对这颗“地球姐妹”的认知。

它可能告诉我们金星上是否有过生命,或者现在是否仍有生命;也可能揭示行星是如何变成“宜居”或“不宜居”的。

总之,中国的金星采样返回任务,绝对是一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伟大探索。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几年能听到更多关于这个“地狱行星挖土”计划的精彩消息吧!说不定,它真的能带回颠覆我们认知的发现呢!

中国金星探测是不是超厉害!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参考信息:

https://www.sciencealert.com/scientists-have-a-radical-plan-to-grab-a-sample-of-venuss-toxic-atm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