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0光年外的毁灭之柱:孕育恒星蚕食星云

2017/03/09 dogstar 0 幻灯模式

船底星云(Carina Nebula)内的多个巨型柱状结构

甚大望远镜(VLT)搭载的MUSE设备拍摄的船底星云(Carina Nebula)内多个巨型柱状结构

借助于甚大望远镜(VLT)搭载的MUSE设备,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科学家最近获取了船底星云(Carina Nebula)内巨型柱状结构的新观测图像。图片中,由气体尘埃云组成的柱状结构高高耸起,非常壮观,酷似老鹰星云内标志性的“创造之柱”。有意思的是,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科学家似乎更愿意把船底座的这些气柱称为“毁灭之柱”,因为这些气柱不仅是恒星诞生的场所,也是其中的星云遭受灭顶之灾的地方。

“毁灭之柱” 距离我们大约7500光年外,处于船底座星云的一个恒星形成区内。为了获取它的最新影像,科学家使用了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LT)搭载的MUSE设备。MUSE观测能力极为强大,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拍摄数千张船底星云的照片,每一张都来自不同的光波波段。通过这种方法,天文学家可以了解星云内分布的物质化学和物理特性。 

老鹰星云内著名的创造之柱

老鹰星云内著名的创造之柱

借助于甚大望远镜(VLT)搭载的MUSE设备,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科学家最近获取了船底星云(Carina Nebula)内巨型柱状结构的新观测图像。图片中,由气体尘埃云组成的柱状结构高高耸起,非常壮观,酷似老鹰星云内标志性的“创造之柱”。有意思的是,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科学家似乎更愿意把船底座的这些气柱称为“毁灭之柱”,因为这些气柱不仅是恒星诞生的场所,也是其中的星云遭受灭顶之灾的地方。

甚大望远镜(VLT)搭载的MUSE设备拍摄的船底星云(Carina Nebula)内巨型柱状结构的新观测图像

在老鹰星云内著名的创造之柱以及NGC 3603内的恒星形成区内,天文学家也曾拍到类似的结构。加上此次新观测到的10个柱状结构,天文学家明确了它们的特性与附近大恒星之间的相互联系。 

科学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个颇有戏剧性的现象,恒星形成区的大质量恒星正逐渐破坏这些孕育过它们的气柱。科学家猜测,类似的恒星能够爆发高能电离辐射,能量足以剥离原子周围的电子,从而对周遭的气体尘埃云造成相当大的影响。这一理论并不新鲜,但相关的观测证据很难获得。

实际上,恒星发出的高能辐射能够对附近的气柱产生一种所谓的“光致蒸发”(photoevaporation)过程,即气体被电离然后消散。通过观测光致蒸发的过程,包括测量气柱的质量变化,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科学家发现,附近恒星的电离辐射量与柱状结构质量损失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大质量的恒星拿创造它们的尘埃云开刀,这无疑就像是一个宇宙灾难。不过,对于它们之间的复杂作用机制,科学家仍没有完全摸清。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柱状结构看上去非常致密,但组成它们的气体尘埃云其实非常稀疏。然而,来自大恒星的恒星风确有可能在柱状结构内产生一些尘埃云的集中点,从而形成新的恒星。 (dogstar)

船底座星云内这座看起来云雾环绕的“高山”其实完全是气体尘埃云组成,但是高度接近3光年

船底座星云内这座看起来云雾环绕的“高山”其实完全是气体尘埃云组成,但是高度接近3光年